腾博会官网-诚信为本,专业服务!腾博会官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党史教育>返回上一级

不忘初心学党史 勇担使命促发展

时间:2021-04-29 作者:陈 刚 来源:本站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不是偶然,是共产党人为了实现初心和使命,实现始终坚持的理想和主张,经过前赴后继的不懈奋斗,作出了巨大自我牺牲的结果。

一、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理念

通过对新民主义革命这一段党史的学习,深刻领悟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我们能够对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奋斗史,为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经过28年浴血奋战,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源泉。初心和使命为中国共产党人注入了先进纯洁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就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征程。回望历史,不难看出,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断前进、接续奋斗的根本动力。

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实事求是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思想精髓。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行动指南的。但在党的一大时,只能照搬俄国以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经验。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使党认识到领导武装斗争的重要性。毛泽东基于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于1928年写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1930年又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上三文初步形成了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这一理论提出时,毛泽东已自觉地遵守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将实事求是作为重要思想方法融入到中国革命具体的历史实践中,探索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其指引之下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刚刚创建时缺乏经验,理论指导都是从马克思主义的书本上获得,“样板”也是从俄国十月革命的实践中得到,就拿来在中国革命实践中进行尝试,照搬模仿“以俄为师”。但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时,大革命失败、城市发动武装起义失败、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等等,一次又一次促使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理性思考,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人在经历一个又一个挫折后,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不断深入,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化,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才能取得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回望建党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发展壮大并始终充满生机活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群众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帮助穷苦人民翻身得解放,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夺取了中国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摆脱贫困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最伟大的力量蕴含于群众之中。在与各种突发风险危机斗争的过程中,党善于使我们的每一个运动、每一次斗争都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与拥护。“唤起民众千百万,同心干”,是战胜各种困难的重要法宝。大革命时期,中共就已经广泛地领导了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妇女运动和学生运动,“使处于个体状态的社会成员能够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合体”。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一次次“围剿”根据地的突然进攻,党紧紧依靠群众,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带领根据地军民痛击一切来犯之敌。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寇一次次“清乡”“清剿”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中共全力推动民族大觉醒、民众大团结,最终让日本侵略者深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在国统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惨案等突发事件,中共第一时间揭穿其反动真面目,让血淋淋的悲剧唤醒广大民众,推动爱国民主运动全面高涨。在解放区,面对国民党的肆意摩擦和突然进犯,我们党领导军民奋起还击,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踊跃“支前”,彰显出人民的力量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

群众路线是推动革命、建设和改革顺利发展的重要法宝之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都证明,无论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新时期都需要依靠群众路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需要依靠群众路线。

四、解决实际问题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质胜于华,行胜于言,党史学习教育与实际工作不能“两张皮”,不能学一套、做一套,不能夸夸其谈。学一点就要笃行一点,真正把“触动”变为“行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成效,才能从党史中汲取丰厚营养,在事业上找到奋斗航向。

通过党史学习要提高政治素养,让“两个维护”成为一切言行的标准,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体现到谋划好集团“十四五”规划、加快转型升级、推动融合创新等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要感悟思想伟力,对标党的创新理论内涵、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创”等重要论述,将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切实转化为谋划推进工作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要树牢宗旨意识,牢记初心使命,始终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加强基层调研,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水平,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积极担当作为,认清集团发展中的短板和不足,加强顶层设计,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持续推动事业向前发展。要提升能力作风,发扬革命先烈不惧风险、敢于斗争的风骨和品质,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出版“四个聚焦”、谋划发行“三三六五”总体布局、立足文化多元“五个方向”,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腾博会官网